一、国外离心萃取设备发展史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科研工作者就已经开始对离心萃取设备进行研究。
到了40年代研制出了样机。在50年代制造出的波式离心萃取设备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
60年代初,美国萨凡纳实验室成功研制出SRL型离心萃取设备用于核燃料处理,并首次在PUREX流程的第一循环安装了18级离心萃取设备,用来替代24级混合澄清槽。
自60年代以后,随着核工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在离心萃取设备的研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早期开发的桨叶式离心萃取设备有 SRL型(美国)、ANL型(美国)、M型(前苏联)、ZEN型(前苏联)、WAK型(德国)、BXP型(法国)、XS型(中国)等。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制了环隙式离心萃取设备。如今,美国Baldor Electric公司研制的CINC型离心萃取设备由于其卓越的性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的关注。
二、国内离心萃取设备发展史
我国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对离心萃取设备进行研究。
70年代后期,清华大学开始研究非核用离心萃取设备和用于实验室高放废液研究的微型离心萃取设备。
到80年代,试制了小型单级离心萃取设备。
从2002年开始,研制出了第一代离心萃取设备。
郑州天一萃取公司从2007年开始正式立项研发离心萃取机,2009年,天一萃取第一代CWL-N系列环隙式离心萃取机成功应用于农药中间体的生产。以后,在第一代萃取机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积累经验、改进不足,不断完善。
三、新型离心萃取设备介绍
2012年,郑州天一萃取公司推出的CWL-M系列离心萃取机,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设备,专利号为:ZL2014205865573,同等处理量情况下,该系列离心萃取机功耗只有第一代传统环隙式机型的10%~30%。
CWL-M系列离心萃取设备具有很高的传质效率,能处理密度差很小的萃取体系,并能在较宽的相比和密度范围内操作。两相在萃取设备内停留的时间很短,甚至几秒钟就可以达到萃取平衡。因此,这类萃取设备可以用于借助萃取金属的动力学差异,进行非平衡溶剂萃取,提高分离金属的分离系数。如用煤油组成的有机相对镍、钻进行萃取分离时,由于钴的萃取速度比镍快得多,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平衡,而镍几乎来不及被萃取,所以利用离心萃取设备进行快速萃取可以大大地提高镍和钴的分离效果。
离心萃取设备有如下优点: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平衡时间短、萃取剂槽存量少、设备处理量大、功耗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提供较多理论级、应用广泛。
该设备可以实现液液两相的混合、传质、反应、萃取、洗涤、分离等多种功能,可广泛用于湿法冶金、废水处理、生物、制药、石油化工、化工、香料、染料、原子能工业等多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