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渗漉法作为中药提取技术中一种,其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将药材粉碎后装入特制的渗漉筒或渗漉罐中,从渗漉罐上方连续通入溶媒,使其渗过罐内药材积层,发生固液传质作用,从而浸出有效成分,自罐体下部出口排出浸出 液,这种浸出方法即称为“渗漉法”,的浸出液称为“渗漉液“。由于浸出液浓度在渗漉过程中不断提高而密度增大,逐渐向下移动,由上层溶剂或更稀浸出液置换 其位置,连续造成较大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这也是其在中药提取技术中的优点。渗漉操作方法主要有单渗漉法、重渗漉法、逆流渗漉法、加压渗漉法等。
渗漉法的特点如下:
①在中药提取技术中把药材看成是同样大的团球状物质,自上而下地层叠为很多层,把浸出溶剂也看成无限多份,连续地加入浸渍过程,当溶剂通过每一层药材颗粒 就发生一次溶剂浸入药材、溶解溶质和溶质向外扩散的扩散平衡过程,然后溶剂在进入下一层药材,再扩散再平衡,这样反复进行扩散平衡的渗漉浸出过程。
②渗漉提取过程类似多次浸出过程,浸出液可以达到较高的浓度,其浸出效果好。
③中药提取时不需要加热,可常温操作。
④中药提取时溶剂用量少,过滤要求较低,简化了渣液分离操作过程。
⑤本法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否则影响提取效率。
使用范围:适于提取热敏性、易挥发性或剧毒类中药物料;适于提取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或要求浸出液浓度较高的中药物料;对于一些其提取物为粘性的、不易流动的物料,如乳香、芦荟等不宜使用本法。
操作过程
①粉碎:药材的粒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吸附性增强,浸出效果差;过粗不易压紧,溶剂与药材的接触面小,皆不利于浸出。一般以《中国药典》中等粉或粗粉规格为宜。
②润湿: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避免在渗漉筒中膨胀造成堵塞,影响渗漉操作的进行。一般加药粉1倍量的溶剂,拌匀后视药材质地,密闭放置15分钟至6小时,以药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为度。
③装筒:药粉装入渗漉筒时应均匀,松紧一致。装得过松,溶剂很快流过药粉,浸出不完全;反之,又会使出液口堵塞,无法进行渗漉。
④排气:药粉填装完毕,加入溶剂时应最大限度地排除药粉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始终浸没药粉表面,否则药粉干涸开裂,再加溶剂从裂隙间流过而影响浸出。
⑤浸渍:一般浸渍放置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特别是制备高浓度制剂时更显得重要。
⑥渗漉:渗漉速度应符合各项制剂项下的规定。若太快,则有效成分来不及渗出和扩散,浸出液浓度低;太慢则影响设备利用率和产量。一般药材1000g每分钟 流出l~3mL;大量生产时,每小时流出液应相当于渗漉容器被利用容积的1/48~1/24.有效成分是否渗漉完全,虽可由渗漉液的色、味、嗅等辨别,如 有条件时还应作已知成分的定性反应加以判定。若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时,先收集药物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用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调整至规定 标准;若用渗漉法制备酊剂等浓度较低的浸出制剂时,不需要另器保存初漉液,可直接收集相当于欲制备量的3/4的漉液,即停止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 液合并,添加乙醇至规定浓度与容量后,静置,滤过即得。